电磁继电器工作时的温度对接触电阻有明显影响:
- 温度升高导致电阻增大方面:
- 当温度升高时,触点材料的电阻率通常会增大。大多数金属材料都具有正温度系数,比如铜、银等常用的继电器触点材料,随着温度上升,其内部原子热运动加剧,电子受到的散射作用增强,使得电流通过时的阻力变大,从而导致接触电阻升高。
- 高温还可能加速触点表面的氧化过程。像在空气中,温度升高后,金属触点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,而氧化物的导电性一般比金属本身要差很多,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接触电阻。
- 温度过高引发的其他不良影响进而影响电阻:
- 过高的温度会使继电器内部的一些有机材料(如绝缘材料等)性能变差,甚至可能出现变形、老化等情况。这可能导致继电器的结构发生变化,影响触点间的接触压力等,间接使得接触电阻发生改变,往往也是导致电阻增大的情况居多。
- 温度过高若引发继电器出现故障,比如触点粘连等情况,那接触电阻的测量和正常状态下的分析就失去意义了,因为此时继电器已无法正常工作,接触电阻也会处于一种异常不稳定的状态。
所以,为保证电磁继电器正常工作且接触电阻稳定在合理范围,通常要对其工作温度进行有效控制。